“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最早由通用電氣于2012年提出,隨后美國五家行業龍頭企業聯手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它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
簡而言之,工業互聯網指技術、產品、平臺、應用及商業模式的總稱,而工業互聯網平臺則具體指互聯網平臺,它是物聯網和工業云平臺相融合的產物。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
廣義來講,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圍繞產業鏈的價值分工而構建的互聯網平臺,通常分為兩類平臺,一類是由中大型制造企業自身構建,以延伸或變革企業業務流程、提升企業運轉效率為目標的數字化平臺,實現協同營銷、研發、生產、服務;另一類是第三方制造業服務(非研發制造)的第三方平臺,以解決信息不對稱、議價能力弱、庫存高等行業共性問題的垂直行業或區域型平臺,實現供應鏈的集中采購/銷售、物流、金融、租賃等服務。
構建工業互聯網(O2O)平臺前,先要梳理自身資源配置能力及成熟度,其次要明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目標,這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企業的一項核心競爭力;項目周期長資金投入大,一般采取分步實施。建議:
(1)組建專業運維團隊,熟悉自身行業和企業的運營、流程管理;
(2)開展前瞻性的系統規劃,技術方案和成本評估;
(3)選好戰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快速達成目標。
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難點
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需要從技術上考慮可伸縮性、擴展性、維護性等要求,還需要從搭建系統平臺“成功”的標準考慮,因此項目主要難點在于:
(1)需求變化:企業自身是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公司內外部業務流程的變化,系統需求也會隨之變化,平臺的各類基礎數據、動態數據等多維度交織在一起,給系統設計、搭建、迭代帶來極大的挑戰;
(2) 運營維護:將原有線下的業務流程(Offline)遷移到線上(Online),給公司原有的業務流程帶來挑戰,包括人員素質要求、工作習慣、流程變化等,甚至是管理上阻力等,很有可能導致項目推行效果達不到預期;
(3)商業模式:無論是從企業信息化、數字化,還是從第三方服務角度看,價值鏈重構和商業模式是變化至關重要。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互聯網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思普云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專注于工業設備遠程運維與管理,已在全國數千家企業應用。
華辰智通致力于為工業企業提供成熟、可靠的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為工業企業搭建符合自身的互聯網生態平臺。努力推動企業上云、設備上云、企業上平臺、設備上平臺等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