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看看物聯網的另一個工業例子。在過去,我們已經看過了農業、化工廠、林業等物聯網案例,這一次,我們直接進入地表深處:礦井。
1、礦工安全——這是一個大問題。它有幾個方面:
▲及早知道事故或爆炸
▲確保爆炸后礦井安全
▲緊急情況發生后統計所有礦工人數
2、隨時知道所有設備的位置。
3、優化通風。通風對透氣性或清除有害氣體至關重要,但運行起來也很昂貴,所以如果您可以選擇通風的時間和地點,那就更好了。
工業互聯網是這樣做的。首先,所有礦工和設備都有標簽,該標簽定期發送無線“唧唧聲”。 這種唧唧聲會被其他標簽聽到,最終也會被接入點聽到。如果您不知道什么是接入點,那么,如果您家里有wi-fi網絡的話,則可能就有一個接入點。它是一個處理所有無線通信并通過有線網絡、電話線或其他方式將通信發送出去的盒子。
這是第一件事:它可以知道每個人在哪里。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通過測量唧唧聲從一個標簽到另一個標簽或接入點所需的時間。這就是所謂的飛行時間:唧唧聲實際上是以光速在空中飛行,可以測量到達另一端所需的時間。如果您測量到每個相鄰標簽的飛行時間,您就可以精確定位原始標簽的大概位置。
現在,標簽可以放在礦工身上,也可以放在設備上。每個標簽都有一個唯一的ID號,所以,如果您知道哪些標簽和哪些人或設備在一起,那么您始終能知道每個人和所有東西的位置。這在緊急情況下很重要:如果人們被困,您會更快知道誰被困住了(以及在哪里)和誰沒有被困住。
碰撞
有些標簽不僅僅是為了定位而發送唧唧聲,它們還有傳感器:加速度計或溫度計甚至是氣體傳感器。
所以,我們假設兩臺牽引機發生碰撞。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人受傷或者受傷不嚴重,他們可以通過無線電報告情況。在最壞情況下,必須有人意識到,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聽到這個或那個家伙的消息了,最終他們環顧四周,發現了車禍現場。
但是如果設備標簽上有加速度計,那么它們就可以判斷出什么時候出現了快速減速——就像啟動汽車安全氣囊中的傳感器一樣。然后標簽可以發送警報,不管是否有人受傷。
煙塵和有害氣體監測
一個重要的采礦作業是爆破,在爆破中,受控的爆炸會將石頭炸開,以便將其鏟起并運出。但這不像地面上的一些普通爆破,可以在爆破完成后會風來吹散現場煙塵。在山洞里爆破就比較麻煩,灰塵和潛在的有毒氣體(或者至少氧氣太少)會充滿整個礦洞,直到它被清除干凈(借助通風)。
傳統上,您必須在爆破完成后花大約兩個小時檢查礦井的所有角落和低凹處(不僅僅是爆破發生的地方),以確保沒有有害氣體殘留。現在,通過在設備和墻壁上貼上帶有氣體傳感器的標簽,他們可以在爆炸后立即測量所有這些區域,這樣礦工可以更快、更安全地重新進入。
通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所謂的按需通風。這些氣體和溫度傳感器可以提供哪些區域需要通風,并且知道哪里有人需要幫助:如果礦井的某個角落沒有人,就不必保持通風良好,然后您就可以通過關掉風扇來節省一些金錢和能源。如果有人來到這個區域,系統也會知道,并且可以快速旋轉風扇以確保安全的呼吸環境。
物聯網詳情
我們已經討論了網絡的無線唧唧聲部分(所謂的蜂群網絡——我們將來可能會討論更多),但這只能讓唧唧聲進入接入點。然后呢?所有這些信號將如何從地下到達地面?嗯,不是無線的。但它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有線網絡——不管怎樣,大多數礦井都已經擁有了這種網絡,這樣就可以把信號傳輸到地面。
但是它們如何進入云端的呢?它們不去云端,這就是它們不同于傳統物聯網模式的地方。有一個超級服務器在本地處理他們的需求,他們并不覺得需要云,他們擔心這樣做只會損害安全。因此,理論上,在這個物聯網解決方案中沒有“互聯網”。但除此之外,它的工作原理與其他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一樣。
工業互聯網采礦解決方案與4個物聯網基本元素相關聯:
感知:位置、氣體、溫度和加速度(可能更多)。
通信:在蜂群無線網絡中發出的唧唧聲,以及任何一個將信息傳送到地面的網絡。
處理:弄清楚唧唧聲和傳感器的結果意味著什么——定位人員,何時發生碰撞,決定何時打開風扇,以及決定何時可以安全進入某個區域。
執行:打開或關閉風扇,以及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