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實現工業全要素、各環節信息互通的關鍵樞紐。通過給每一個對象賦予標識,并借助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的信息查詢和共享。目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武漢五大城市陸續完成部署上線,二級節點建設也已在佛山、貴陽、北京、武漢等地陸續啟動上線,與此同時,在汽車、機械制造、航天、船舶、電子、食品、高速列車等行業,一批二級節點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謹防新的工業孤島
當前,業界一般提煉的
工業互聯網四大場景包括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但王柏華認為,這四類應用場景里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打著工業互聯網幌子在建立獨立連接,一個企業圍繞著上下游建一個小圈子就叫工業互聯網,這是錯誤的。“真正的工業互聯網應該是大家把所有東西連到同一根總線才叫工業互聯網。”
連接,依然是最大的問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王柏華對此很擔憂:“如果場內互聯,上下游互聯,而沒有全面互聯,像過去在造信息孤島一樣,可能正在制造工業孤島。”目前,國家在建設標識解析,但他倡導地方政府和企業要主動去投資建設,一起把工業互聯網托起來。如果不去建節點,現在所有打著工業互聯網旗號的、未來連不上的網,將全部是工業孤島。工業互聯網的夢想就實現不了。
實際上,廠內的設備孤島并不可怕。因為企業搞不搞工業互聯網,內部的連接是必須的,因為要搞智能化生產。但如果工廠與行業脫節,甚至產生行業孤島,浪費將無比巨大,這就會耽誤工業互聯網的進程。
工業軟件新機會
長期以來,中國企業的信息化是為了內部的信息化。“但如果一個企業的上下游全連在一起的話,任何一個企業相當于過去企業內部的一個節點而已,一個產業鏈就是一個企業。”所以,工業互聯,打碎了傳統的企業信息化的方法,系統可能也會打碎,也要重新做,包括ERP。
與歐美相比,中國企業管理軟件缺少架構,但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傳統軟件業將產生新的發展空間。既然缺少架構,那就通過模塊化、接口化、微服務化,把架構做小。因此,工業互聯網不但是企業帶來了價值,還給軟件產業帶來另外一個騰飛機會,這就是工業互聯網軟件。
軟硬結合
工業現場數據采集,通過不同的通訊手段講數據匯集到工業軟件也就是我們說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的模塊化、接口化、微服務化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強大的技術可降低企業的運維成本、依托服務企業的專業平臺可安全的將萬千的設備運行數據集中在控制室、進行數據的分析和產品周期的管理,極大的節省開支和提高運維效率,華辰智通自主研發智能網關、可采集99%的不同協議PLC數據,十余年的技術沉淀,從數據采集到數據分析一體化工業互聯網落地解決方案。